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修改《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21:22:58  浏览:867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改《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财政局


关于修改《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基[1998]14号


各区、县财政局,开发区、保税区、科技园区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地矿部、国家计委《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基字[1998]1076号)和《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津政发[1997]11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对市地矿局、财政局印发的《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津地发[1995]109号)进行了修改,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 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的管理,维护国家财产的权益,促进我市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根据国务院《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财政部、地质矿产部、国家计委《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天津市人民政府重新修改的《天津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地矿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管理使用由本市各级地矿部门征收,地方分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三条 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支出(不低于年度矿产资源补偿费支出预算的70%),并适当用于矿产资源保护支出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的经费补助。矿产资源的勘查支出,主要用于本市行政区内矿产普查工作,以及部分详查的地质勘查工作。  

矿产资源保护支出,主要用于本市行政区内非中央部属的生产矿山企业为综合开发、综合回收各种矿产资源,或者为提高某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而改变矿山企业原生产设计、工艺流程、技术设备的改造项目。未按有关规定履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义务的矿山企业,不得使用矿产资源保护经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是指市、区(县)两级地矿主管部门除国家财政核定的预算拨款以外,因依法行使管理职能所需的补充经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  矿产资源补偿费不得用于本规定以外的开支,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第四条 市财政局根据预算管理规定,视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情况安排当年矿产资源补偿费支出。  

第五条 本市使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立项的矿产资源勘查和保护项目,由各级地矿部门提出申请,报经市地矿局和市财政局审核同意后下达项目计划。本市各级地矿部门使用矿产资源经费补助,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地矿局同意后报市财政局审核并拨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的经费补助额度,不得超过地方分成部分的10%)。  市财政局根据项目计划、支出预算和批准的补助经费办理拨款,视项目进展情况将资金一次或分次拨付市地矿局。再由市地矿局根据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并将资金转拨给施工单位和经费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和经费使用单位对项目费用和补助经费实行单独核算和编报决算。  

第六条 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资源保护项目的实施由地矿局实行统一管理。  

第七条 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保护项目由市地矿局实行项目招标承包或委托承包方式施工。地质勘查施工单位必须是具有勘查资格的地质单位。  

第八条 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保护项目的施工,实行项目监理制度。由市地矿局聘任监理人员,监督检查项目的人员配置、资金到位、主要实物工作量投入、工程进度、工作质量、项目成果等内容。  

第九条 使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保护项目,实行项目专报制度,承包施工单位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向地矿局汇报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  

第十条 市地矿局在每年二月底之前将本市上年度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开发的地质勘查项目、矿产资源保护项目及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的使用情况,报天津市财政局和国土资源部。  

第十一条 对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市地矿局停止对该单位的拨款。情况严重或不按期改正的追回已拨付的款项:  

(一)不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年度勘查工作量或者不按规定报送年度勘查报告、地质资料的;  

(二)不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年度矿产资源保护任务的、不按规定报送年度项目进度报告或项目竣工报告的;  

(三)不按照年度计划施工,滥用、挪用专款的;  

(四)不接受市地矿局、市财政局或有关主管部门财务监督、检查的。  

第十二条 对违反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的使用规定,超范围使用或将补充经费挪作它用的市财政局有权追回违反规定或挪用的款项。  

第十三条 负责管理矿产资源补偿费机构的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市地矿局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商地矿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下放文件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站车管理,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若干规定

铁道部


关于加强站车管理,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若干规定
1993年9月22日,铁道部
为进一步整顿站、车的经营秩序,规范企业行为,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现对站、车内有关生产经营活动做如下规定:
一、车站严禁将旅客车票切块交给其他部门代售。车站所收订票费、送票费要严格按铁道部或铁路局公布的杂费标准执行。订票户加收的费用不得超过铁路规定的国内旅客订票费标准,如发现超过,车站取消其订票户头。
车站严禁从订票户获得各种形式的礼金。要严厉打击倒卖火车票的违法行为。
二、车站内修建经营性场所时,不得影响旅客正常候车和进出站,并必须经分局批准,由车站统一管理,指导经营,价格必须经地方物价部门批准。地方及铁路其他部门占用车站的建筑物、土地时,必须报上级客运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租金等有关费用,车站所收房屋建筑物租金等收入,按现行规定,纳入财务统一核算,并冲减营运成本有关项目。
三、站、车开展经营活动,不得违反旅客自愿的原则,并提供可选择的条件。严禁向旅客搭售商品或强买强卖。严禁以提前检票进站、上车、免于检查“三品”等为条件招徕旅客,收取费用。
四、不得在旅客列车编组内搞“雅座、雅卧”,变相提高票价。严禁加边铺出售或卖边座。列车剩余卧铺一律由列车长掌握发售,不得分辟给其他乘务人员。坚决打击卖座、卧号的行为。
五、站、车职工除专职经营人员外,一律不得从事本职务以外的经营活动。任何时候都不准违章倒买倒卖、长途贩运。严禁敲诈勒索旅客和私带无票旅客。
六、列车内的饮食供应一律由列车(客运)段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车站内的饮食供应由车站统一管理,指导经营。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站、车旅行服务部门转手加价销售物品,侵占旅客利益,严禁小商贩进站围车、上车叫卖。各级客运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防疫部门要认真执法。
七、加挂的软、硬卧车,车站售票不得加收旅客下车站以远的票价。
八、旅行社组织的团体外宾在餐车就餐,结算餐费时,可用“外宾在列车上用餐专用结算单”,也可用现金(外汇券),但不准只强行收取现金。
九、站车开展广告业务,必须经路局、(集团)公司客运主管部门审批并严格按铁运[1992]88号《关于发布<铁路站车广告(试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办理。
十、开行旅游列车和优质优价列车必须报铁道部审批并按如下规定办理:
1、旅游列车和优质优价列车要符合部定标准。开行以后服务质量下降的,要将上浮票价降下。空调机发生故障,要按有关规定退还空调费。
2、旅游列车和优质优价列车原则上由铁道部投资由主业经营。其所有收入必须纳入运输收入管理。其它部门或企业投资入股的,需经铁道部批准,原则上按照还本付息的办法,使投资者获得合理的收益,回收期满后,资产一律归国铁。
各级客运干部职工要清廉敬业,以自己的行为规范来保证企业的行为规范,以自身的形象来维护企业的形象,增强责任心和荣誉感。发现以票谋私或敲诈勒索旅客的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1995年物证技术学和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法学家 发表时间:199601
作者:徐立根/何家弘/施正文

一、1995年物证技术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1995年的回顾
1995年物证技术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证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地位。物证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和学科地位既是本学科领域内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有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明确了物证技术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物证技术学应属于法学专业下属的二级学科。有关学者还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就作为法学专业下二级学科的物证技术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写出了调查报告。


2.物证技术鉴定的制度。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物证鉴定制度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学者论述了如何保证鉴定权的正确行使和如何规范鉴定活动;有的学者探讨了建立统一的物证鉴定机构的可能性;还有的学者对外国的鉴定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鉴定的委托、鉴定人的诉讼地位、鉴定人的资格和鉴定结论的评断等方面的制度问题,以求为中国物证鉴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3.物证摄影技术。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不同介质上物证的拍摄技术和方法上,例如,在物证拍摄时消除金属表面反光点的方法;拍摄透明玻璃上单面遗留的汗液灰尘混合手印的方法;使用定向反射照相提取潜在手印的方法等。


4.痕迹技术。痕迹技术是物证技术学的一个重要科研领域。1995年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上百篇关于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的显现、提取、检验等技术的文章。其中,有的学者探讨了指纹特征概率的计算方法;有的学者研究了显现不同潜在手印的方法;有的学者就步法特征的价值和鞋底穿用特征做出了实验调查报告;有的学者探讨了工具痕迹检验的理论;有的学者研究了撬盗保险柜痕迹和开锁痕迹的检验方法;还有的学者探讨了弹壳发射痕迹的模糊识别原理等。


5.文书物证技术。随着社会中涉及文书物证之案件的迅速增多,有关文书物证技术的研究也有了极大的扩展。1995年国内学者专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笔痕特征鉴定相对书写时间;采用多种技术手段鉴定伪造合同的绝对书写时间;签名字迹的检验方法;模仿笔迹的特点;少量残缺字迹的检验;被消退字迹的检验;复印文书的检验;原子印章印文的鉴定;区分复写字迹与圆珠笔字迹的方法;裂解色谱在文书物质材料检验中的应用等。

6.微量化学物证技术。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
微量化学物证检验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从定性对比分析发展到定量比较分析,从整体定量分析发展到成分扫描成象分析,从单项分别检验发展到多项综合分析等方面。国内学者在过去一年内除了对这一领域的总体性研究外,还在许多具体技术和方法上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例如: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检验油漆物证的方法;美发用品对毛发残留清洁剂荧光特性的影响;鉴别毛发定型剂的荧光分析法;测定涤纶纤维上分散染料的方法;烟头的检验技术;有机磷农药的固相萃取分析技术;玻璃上指纹痕迹微量附着物的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法;头皮屑与尼龙屑的红外光谱检验等。

7.生物物证技术。生物物证技术是物证技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领域内,DNA检验技术仍然是一个研究的重点,
而且人们的研究开始从检验技术本身发展到检验结论在侦查和司法实验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的问题,有的学者还探讨了植物 DNA 作为证据的可能性。
此外,1995年生物物证技术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还包括:人类毛发同源鉴定中的元素分析和统计分析;暴力强奸案中毛发的中子活化分析;混合斑中精子血型的测定方法;微量血痕AB型粘附法检验等。

(二)今后的展望

1995年我国物证技术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认为,未来一年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将包括:物证技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我国物证鉴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物证鉴定结论的采用标准;痕迹物证、文书物证、微体物证、生物物证技术领域内检验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与利用;外国物证技术学科研成果的借鉴。

二、1995年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1995年的回顾
1995年是我国侦查学研究相当活跃的一年。北京刑侦学会于4
月份召开了“学术论文交流会”。国际刑警组织大会和世界反贪污大会也于秋季分别在北京召开。围绕上述会议,国内专家学者就犯罪侦查中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取得累累硕果。1995年我国侦查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侦查学基本理论。
一些学者在回顾总结前一时期侦查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有人认为,侦查学的概念应包括该学科的逻辑起点、基本内容和研究目的,因此应表述为“研究犯罪行为与侦查行为的矛盾、规律及侦查对象的科学。有人提出,侦查学的基础理论是多层次的,包括政治理论、技术理论、方法论、特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等。有人认为,侦查学的学科体系应以犯罪行为与侦查行为的关系为轴线,以犯罪行为和侦查行为为逻辑起点,以多层次的基础理论、犯罪行为与侦查行为的关系和规律、侦查对策和方法为内容来构造等。

2.我国侦查体制改革。
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侦查体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应抓住机遇加速侦查体制的改革。有人认为应在侦查中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探长制”和“破案责任制”。有人对“大刑侦”体制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见解。有人提出应完善省、市、县和派出所的四级破案制度。有人认为应在侦查工作中确定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有人提出了实行“探长制”的具体措施。还有人提出了建立侦查员等级制度的设想等。


3.侦查思维。关于侦查思维的研究已经从一般性特征描述转入对具体思维形态和功能的分析,并且从不同角度对侦查思维的理论体系加以完善。有人论述了侦查中对抗思维的方法。有人论述了逆向思维在侦查中的应用。有人探讨了侦查思维的障碍及其排除方法。有人论述了侦查中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和作用。有人具体分析了侦查中的比对推理、矛盾分析推理和侦查假设等逻辑思维的形式。有人还研究了培养侦查人员正确运用侦查思维和提高侦查思维能力的方法等。

4.侦查谋略。
关于侦查谋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一些具体谋略的运用上。例如,有人研究了孙子的“诡道”思想在侦查中的运用;有人研究了迷惑型侦查谋略在暴力犯罪侦查中的运用;还有人研究了谋略在贩毒案件侦查中的运用等。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